01
驗光時機
通常,孩子三周歲就要開始建立視覺發育檔案,包括視力檢查、電腦驗光、眼位檢查、眼壓檢查、裂隙燈眼底檢查、眼軸長度測量等。如果視力低于同齡兒童平均水平,就要做散瞳驗光。
小朋友視力下降時,大多數不會告訴家長,或者即使告訴家長也表述不清楚。所以,家長平時就該多留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經常瞇著眼睛看東西,看電視(電腦)坐得越來越近,喜歡斜著眼或者歪著頭看電視(電腦)等情況,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驗光查視力。
02
真假近視
假性近視是指兒童剛開始發生近視的初期,由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睛處于調節緊張或痙攣狀態。一般情況下,通過散瞳驗光即可以區分真、假近視。如果散瞳后驗光,仍然有近視度數,則為真性近視。
03
醫學驗光
常規驗光的主要目的是矯正視力;醫學驗光在矯正視力的同時幫助患者減少視疲勞,穩定視力,減少電腦終端綜合征的發生,使患者不僅看得清,還能看得舒服,看得持久。
從醫學角度來講,醫學驗光還可以使之戴鏡舒適持久,可以治療某些可能存在的眼病和異常癥狀,如內外隱斜,閱讀障礙等。
04
配鏡處方
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眼鏡的度數和處方度數不一致,散光軸偏差、眼鏡瞳距與兒童瞳距不符等情況,這極易導致兒童眼鏡配戴不適,出現戴鏡視力不好、斜視等情況。
所以,要根據醫生或驗光師給予的配鏡處方,科學配鏡。配戴新眼鏡時,應盡量讓孩子戴10—15分鐘,看是否有眼脹、頭疼、頭暈、視物是否傾斜等異常感覺,感覺舒服后再為孩子配鏡。同時,為了保證配鏡質量,建議選擇有資質、有經驗的專業配鏡師進行眼鏡制作,以保證眼鏡的佩戴效果。
05
控制方法
近視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除了日常注意用眼衛生,保障每天2小時在戶外的時間外,目前臨床控制孩子近視增長的方法有角膜塑形鏡,周邊離焦鏡片、阿托品滴眼液等。在選擇孩子近視控制方法時家長要結合醫囑和孩子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的近視控制方案,切勿相信市面上的“近視神器”“近視克星”以免耽誤孩子的診療時機。
06
鏡架選擇
挑選合適鏡架絕不只是滿足美觀,更重要是考慮鏡架的大小、材質是否適合孩子。個性化定做鏡片,根據兒童的臉型進行調整使眼鏡和孩子的鼻梁、耳型相符,使鏡架框心距和瞳距相吻合,防止孩子戴鏡在活動中出現不對焦或者眼鏡下滑等現象。
對于度數較高的遠視鏡、近視鏡,以輕薄為宜,這不但給孩子減輕鏡架的重量,也避免由于佩戴眼鏡導致眼部、鼻梁變形等。
07
定期復查
近視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配鏡后要根據選擇的近視控制方式謹遵醫囑,定期復查。
復查可以保證當孩子視力或斜視程度發生變化,屈光度有所改變時,能及時跟蹤及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提高矯正的效果。
08
角膜塑形鏡防控近視
研究證明,角膜塑形鏡對兒童近視進展有延緩作用。
角膜塑形鏡(簡稱 OK 鏡)是一種特殊的隱形眼鏡,由于是高透氧性材質,所以可以夜間配戴。
晚上睡覺前把 OK 鏡戴上,正常睡覺,等早上起床后把塑形鏡一摘,不需要戴鏡就可以獲得清晰的視力。
兒童開始近視后,一般度數都會不斷上漲。平均而言,如果配戴的是普通框架眼鏡,每年度數增加在 75 度左右。若配戴 OK 鏡,則平均每年上漲 25 度左右。不過,這個控制近視發展的效果也存在個體差異。
當然,想要控制近視的發展,讓孩子養成更好的用眼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